Ⅰ. 釋題
1.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季節,因此亦有不同的夏季。一般來說,世界大多數地方是以七月至九月為夏季的,如中國、東南亞、香港、美加,以至歐洲。這是旅遊的旺季,因此機票加價;旅遊旺點全擠滿人,因為人人都趁這夏日假期旅遊。
2. 夏日學校放假,整個城市的人也有放假的心情,工作步伐會緩慢下來。有人等待出門旅行;留在城內的,則享受著假期的輕鬆寫意。
3. 暑假期間,教會也有許多活動,如:培靈會、夏令會、短宣,甚至郊遊。但有沒有考慮利用暑假讀一些好的屬靈書籍,叫自己的屬靈視野擴闊,進而能夠往下扎根,往上結果呢?
4. 不要推諉說夏天不是讀書天,今天很多人家裡都裝設風扇或空調,因此天氣不是一個問題。工餘時候,沏一壺香茶,讀一本好書,這樣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種恩典呢!
5. 保羅在人生路走到最後一站,還為我們留下一段很美麗的讀書生活的記述,值得作為我們安排假期生活時的一個參考。
Ⅱ. 經文
提摩太後書四 9-18
9你要趕緊地到我這裡來。10因為底馬貪愛現今的世界,就離棄我往帖撒羅尼迦去了,革勒士往加拉太去,提多往撻馬太去,11獨有路加在我這裡。你來的時候,要把馬可帶來,因為他在傳道(或譯:服事我)的事上於我有益處。12我已經打發推基古往以弗所去。13我在特羅亞留於加布的那件外衣,你來的時候可以帶來,那些書也要帶來,更要緊的是那些皮卷。14銅匠亞歷山大多多地害我;主必照他所行的報應他。15你也要防備他,因為他極力敵擋了我們的話。
16我初次申訴,沒有人前來幫助,竟都離棄我;但願這罪不歸與他們。17惟有主站在我旁邊,加給我力量,使福音被我盡都傳明,叫外邦人都聽見;我也從獅子口裡被救出來。18主必救我脫離諸般的凶惡,也必救我進祂的天國。願榮耀歸給祂,直到永永遠遠。阿們。
Ⅲ. 釋經
A. 經文脈絡
1. 保羅在這段聖經提到好多人名,但都是不在身邊的,他們若不是貪愛世界而離開保羅,就是因有要務纏身,獨留一個垂死的保羅在羅馬的監獄。
2. 保羅臨終時向提摩太發出兩個呼喚:
(1) 趕緊地到保羅那裡(9 節)
(2) 來的時候帶保羅的衣服和書卷來(13 節)
3. 這兩個囑咐對保羅都非常重要。這是他寫提摩太前後書的目的,也是他在提摩太後書對提摩太說「晝夜切切地想要見你」(提後一 4) 的原因之一。
B. 經文解釋
1. 保羅囑咐提摩太兩件事,都是人生的必需,一是友誼,另一是書卷。
先說友誼方面。保羅叫提摩太趕快來,因為他的友伴與同工都四散,他很孤單,他同樣需要朋友與關懷。他想念提摩太的情況,不僅是晝夜不絕的,也是眼淚汪汪的;保羅毫不掩飾地向提摩太表白,因為這是非常光明正大的。不需要人和不能容忍人,才是一種缺憾。
2. 但保羅也有另一迫切需要,那就是衣服和書卷。「我在特羅亞留於加布的那件外衣,你來的時候可以帶來」(13 節上)。「外衣」其實譯作「外袍」會比較貼切。那是一幅大布,中間開一小洞作衣領,穿的時候,就是讓頭穿過洞,整幅布就會由頸以下罩過全身,發揮很好的保暖作用。
原來羅馬監獄是又陰暗又潮濕的,碰上冷天的時候,被囚禁在那裡的人就會很不舒服。我們可以想像年邁衰弱的保羅在又濕又冷的監獄內是多麼不舒服,故他要求提摩太把他的外衣帶來。
3. 保羅也要提摩太把書和皮卷帶來。「書」(13 節):原文是 biblia,即書,「聖經」亦是用這個詞語;這裡應是指書或已成書的福音書抄本。「皮卷」(13 節下):是 parchment (membranas),用獸皮作紙,通常是用來寫重要的文件,如:商業契約或重要的宗教經卷;這裡應是指舊約聖經或一些重要書籍。
保羅身陷囹圄,又冷又暗,他仍然不能忘記聖經與書籍,正如他不能缺乏朋友的溫情一樣。
4. 加爾文看了這段經文便說:「讓所有基督徒都被提醒,這段經文是告訴我們要不斷閱讀的。」他的意思是說,基督徒和傳道人是不能托詞說:「我只要私下的啟示便足夠,是不需閱讀的。」保羅若需要閱讀,我們就更需要了。(參:加爾文《基督教要義》,頁 266)
5. 讓我們多說一遍,保羅寫提摩太後書時,是在他人生最後一程的時候,他又老又弱,又身在監獄,還差遣提摩太由老遠的地方趕來見他(由信送到提摩太手中,到提摩太趕來,起碼需時三至四個月),把衣服與書卷帶來給他,這些衣服與書卷就一定非常重要了。書籍對我們也有同樣的重要性嗎?